云中讯(新闻与融媒体中心)3月22日至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姜保国、朱立国,国医大师王庆国齐聚云南中医药大学,共同见证王琦书院云南分院成立,为王琦书院岐黄学者第十五期培训班、2025年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尖端人才高级研修班培训学员授课。
王琦书院由王琦院士推动成立,是促进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领军人才的全公益性质教学机构。书院于2021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以来,秉持“发经典之奥义、融现代之新知、汇百家之言论、畅自由之思想”的办学宗旨,邀请135位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学大师担任名家讲坛专家,承担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教学任务,并先后在河南、江苏、湖北等10个省份设立分院。云南分院为第11家分院。云南中医药大学校长丁中涛担任院长。30位中医药权威专家受聘担任云南分院特聘教授。
揭牌仪式现场
当前中国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教育主要以院校教育为主,虽然在科研、临床等方面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但大量教育实践表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其需求。实现具备中医主体思维的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仍需要书院教育的补充。
王琦表示,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创办融合现代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的书院,正是破解中医药人才培养难题的答案。书院将通过经典研修、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素养提升,构建“厚基础、强经典、融通识、精专业、重实践”的培养体系,引导学员重温经典、运用经典、认识规律、传承创新,着力提升学员的战略思维能力、临床诊疗能力、原创思维能力和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
王琦书院岐黄学者第十五期培训班、2025年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尖端人才高级研修班培训上,中医药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王琦院士作了题为《共病诊疗—中医临床医学的新问题》的报告。
王琦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创伤医学中心教授姜保国作了题为《大学医院的学科建设》的报告。
姜保国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研究所教授朱立国作了题为《骨健康与中医药抗衰老》的报告。
朱立国院士
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庆国作了题为《麻黄附子细辛汤临床应用》的报告。
王庆国教授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王前飞作了题为《创新中药研究的整体观念和细胞生态》的报告。
王前飞教授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岐黄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段金廒作了题为《经典方剂类方据证衍化与中药配伍禁忌的规律性发现及其科学实质》的报告。
段金廒教授
岐黄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张声生作了题为《提高脾胃病疗效,临床医生还需做什么?》的报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岐黄学者、军事科学院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高月作了题为《军队特需中药的创新研究》的报告。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荣培晶作了题为《中医临床基础促进传统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房緊恭作了题为《针灸在辅助生殖全周期应用的研究进展与体会》的报告。岐黄学者、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王振国作了题为《近代中医的思维嬗变及其影响》的报告。
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梁爱华作了题为《中药安全性客观评价与思考》的报告。全国名中医、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吴荣祖作了题为《“天人合一”与“附子先生”吴佩衡先生学术思想探析》的报告。岐黄学者、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熊磊作了题为《儿科疑难病例探析》的报告。全国教学名师、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书院云南分院特聘教授秦竹作了题为《溯仲景圣方,启神志病钥:<伤寒杂病论>辨治精神情志疾病方剂解析》的报告。
王琦书院云南分院作为培养和造就云南省中医药尖端人才的重要载体和未来领军人才的教育基地,云南省高度重视其在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和云南中医药大学联合在全省范围内遴选30名在中医药临床实践或科学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或重大成果,在省内外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中医药(民族医药)尖端人才,组成2025年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尖端人才高级研修班,并作为王琦书院云南分院举办的首期培训班。
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何云长代表2025年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尖端人才高级研修班培训班学员发言时表示,将不负期望重托,因循中医药生生之道,用生生之具,用生生之药,发生生之气,谋生生之效,沿着洒满中医药光芒的光明大道阔步前行、扬帆远航,做新时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好中医,更好呵护人民群众健康。